認識協會
了解他們,才是幫助他們的第一步
在撫育視障孩子的過程中,許多家長都深切體認到孩子的成長之路是備極艱辛的。一方面因本身生理上的限制,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及行動上的不便;而教育資源和醫療資訊的嚴重缺乏,更使許多視障兒錯失了身心發展和治療的時機;更有甚者,一般大眾(包括家長)對於視障者學習和工作能力的質疑,更扼殺了他們與普通人平等受教育、平等工作的權利。
❡❡❡❡
有鑑於此,在八十三、八十四年多次的家長座談會上,大家逐漸有了共同的體認:
視障教育資源亟待加強,社會觀念亟須導正、意見管道及資訊管道亟須建立,視障家長需要自我充實、視障家庭必須互相扶持。在凝聚共識之後,於八十五年七月成立了「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」,希望能結合各界力量,能夠長期推動這些工作,從根做起,徹底改善視障者的處境,創造光明的遠景。
❡❡❡❡
發展歷史
草創期85~88年
政策倡導:推動視障重點學校(視障資源班)、參與特教法修法
萌芽期88~89年
建立台北市視障者家長組織網,達到訊息傳遞、需求蒐集、互助扶持的功能
家庭組織網運作
- 聯絡網
- 家庭支持與聯誼
- 家長知能成長
提供視障生教育服務
- 特教諮詢
- 課後輔導
成長期90~99年
了解需求與尊重專業:
- 參加台灣第一班專業定向行動師資培訓課程,建立完整視障相關專業。
奠定下列服務:
- 視障幼兒早期療育
- 教育服務:
多元視障教育服務體系、特教諮詢、視障生課後輔導、點字教科書、教材教具研發等。
- 生活重建:
定向行動訓練、生活技能訓練、心理支持。
- 職業重建:
職業訓練、就業服務、視障者專業工作團隊。
轉型及經驗拓展100年~至今
以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經驗推及各縣市,於100年成立中華民國視障者家長協會。
整合需求、推動政策,落實專業服務在地化。
103年~培力計畫,落實社會企業營運模式。
- 其他服務:
視障老人安養、視多障日間照顧、還有……。
需求永遠存在,服務也不會終止。